三星电视面临诸多挑战 季度出货量下滑幅度最大
发布时间:2025-04-09 01:01:4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据WitsView发布的二季度数据显示,在季度环比增幅方面,前五大电视企业除了索尼取得增长之外,另外四家均出现下滑,其中三星电视的下滑幅度最大,而且三星也正面临着电视技术的抉择,全球多数电视企业正投入
。
据WitsView发布的星电下滑二季度数据显示,在季度环比增幅方面,视面前五大电视企业除了索尼取得增长之外,多挑度出另外四家均出现下滑,战季最其中三星电视的货量下滑幅度最大,而且三星也正面临着电视技术的幅度抉择,全球多数电视企业正投入LG的星电下滑OLED阵营,三星主导的视面QLED电视技术路线正逐渐陷入不利境地。

三星电视面临的诸多挑战
2016年起全球电视面板供应紧张,导致电视面板价格持续上涨,战季最各电视企业为确保获得稳定的货量面板供应竭尽全力,三星却遭遇了夏普停止供应电视面板的幅度不利局面(夏普在2016年被鸿海收购,鸿海将三星视为重要竞争对手,星电下滑同时它希望复兴夏普品牌电视业务,视面故做出了此一决定),多挑度出迫使它不得不寻求与长期竞争对手LG合作,这导致三星电视在2017年的出货量同比下滑了1%左右,为前五大电视企业当中唯一出货量出现下滑的。
2017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电视面板供需情况逆转,从供给不足转变为供给过剩,电视面板价格持续下降,这又为向来强调性价比优势的中国电视企业提供机会,从那时候起中国电视企业频频发起价格战。
中国电视企业频频发起价格战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乐视等互联网电视企业持续以性价比作为竞争优势挑战传统电视企业持续取得了市场份额的上升一度跻身国产电视前四强,在乐视电视受乐视系资金问题影响之后小米接过互联网电视的大旗继续挥舞性价比大旗到今年二季度甚至有机构认为小米已在国内电视市场取得了第一位的市场份额,这迫使传统电视企业不得不加入这场价格大战当中,中国电视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在中低端市场不断抢夺市场份额。
在高端电视市场,三星主推QLED电视,LG则主推OLED电视,在早两年QLED电视曾赢得了领先优势,但是到去年OLED电视成功反击在高端电视市场赢得了超过五成的市场份额。今年一季度IHS发布的数据显示,三星QLED电视出货量同比下滑了45%,LG的OLED电视出货量则同比增长了84%。
在中低端电视市场受到中国电视企业的猛烈冲击,在高端电视市场又无力与LG的OLED电视竞争,最终导致了如今三星电视出货量季度环比下滑达到11%、在前五大电视企业当中跌幅最大的结果。

三星电视面临技术抉择
在电视技术方面,三星选择了QLED电视技术,希望依靠QLED电视的广色域、长寿命等优势击败LG主导的OLED电视技术,然而从目前全球十多家电视企业均选择了OLED电视技术(前五大电视企业当中LG、海信、索尼已选择了OLED电视),以及OLED电视在高端市场市场已取得竞争优势来看,QLED电视技术正处于劣势。
不过三星似乎并不愿放弃QLED电视技术,据称它正积极研发自发光的QLED电视技术,不过由于自发光的QLED电视技术要达到经济成本还要数年时间;相比之下,LGD正在广州建设一条8.5代电视用OLED面板生产线,中国两大面板企业也在研发电视用OLED面板技术,在电视用OLED面板产能持续提升的情况下成本将会进一步下降,可望借此取得对QLED电视的竞争优势。
三星当初其实也有意发展电视用OLED面板,它是中小尺寸OLED面板老大,拥有较强的OLED面板技术,不过在2016年它决定放弃该计划而继续增加在QLED电视技术上的研发投入,错过了追赶LG的机会。
在电视技术方面,三星也正投注被视为取代OLED技术的microLED,在今年初的CES2018上展出了全球第一台microLED电视--146英寸的The Wall,显示出它在电视技术上所拥有的领先优势,只是同样的microLED面板要达到经济成本的量产阶段还需要数年时间。
如果未来数年OLED电视在电视市场成为主流--这基本可以认为将成为现实,三星在电视技术方面将处于劣势,在电视技术竞争上不占竞争优势正对三星电视产生不利影响,而这对LG显然更为有利。witsview预估三星电视今年的出货量为4100万,较2016年的4790万下滑14.4%;其预估LG今年的电视出货量为2860万,较2016年的2820万增长1.4%,两家电视企业的出货量差距在缩短。

三星电视面临的诸多挑战
2016年起全球电视面板供应紧张,导致电视面板价格持续上涨,战季最各电视企业为确保获得稳定的货量面板供应竭尽全力,三星却遭遇了夏普停止供应电视面板的幅度不利局面(夏普在2016年被鸿海收购,鸿海将三星视为重要竞争对手,星电下滑同时它希望复兴夏普品牌电视业务,视面故做出了此一决定),多挑度出迫使它不得不寻求与长期竞争对手LG合作,这导致三星电视在2017年的出货量同比下滑了1%左右,为前五大电视企业当中唯一出货量出现下滑的。
2017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电视面板供需情况逆转,从供给不足转变为供给过剩,电视面板价格持续下降,这又为向来强调性价比优势的中国电视企业提供机会,从那时候起中国电视企业频频发起价格战。
中国电视企业频频发起价格战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乐视等互联网电视企业持续以性价比作为竞争优势挑战传统电视企业持续取得了市场份额的上升一度跻身国产电视前四强,在乐视电视受乐视系资金问题影响之后小米接过互联网电视的大旗继续挥舞性价比大旗到今年二季度甚至有机构认为小米已在国内电视市场取得了第一位的市场份额,这迫使传统电视企业不得不加入这场价格大战当中,中国电视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在中低端市场不断抢夺市场份额。
在高端电视市场,三星主推QLED电视,LG则主推OLED电视,在早两年QLED电视曾赢得了领先优势,但是到去年OLED电视成功反击在高端电视市场赢得了超过五成的市场份额。今年一季度IHS发布的数据显示,三星QLED电视出货量同比下滑了45%,LG的OLED电视出货量则同比增长了84%。
在中低端电视市场受到中国电视企业的猛烈冲击,在高端电视市场又无力与LG的OLED电视竞争,最终导致了如今三星电视出货量季度环比下滑达到11%、在前五大电视企业当中跌幅最大的结果。

三星电视面临技术抉择
在电视技术方面,三星选择了QLED电视技术,希望依靠QLED电视的广色域、长寿命等优势击败LG主导的OLED电视技术,然而从目前全球十多家电视企业均选择了OLED电视技术(前五大电视企业当中LG、海信、索尼已选择了OLED电视),以及OLED电视在高端市场市场已取得竞争优势来看,QLED电视技术正处于劣势。
不过三星似乎并不愿放弃QLED电视技术,据称它正积极研发自发光的QLED电视技术,不过由于自发光的QLED电视技术要达到经济成本还要数年时间;相比之下,LGD正在广州建设一条8.5代电视用OLED面板生产线,中国两大面板企业也在研发电视用OLED面板技术,在电视用OLED面板产能持续提升的情况下成本将会进一步下降,可望借此取得对QLED电视的竞争优势。
三星当初其实也有意发展电视用OLED面板,它是中小尺寸OLED面板老大,拥有较强的OLED面板技术,不过在2016年它决定放弃该计划而继续增加在QLED电视技术上的研发投入,错过了追赶LG的机会。
在电视技术方面,三星也正投注被视为取代OLED技术的microLED,在今年初的CES2018上展出了全球第一台microLED电视--146英寸的The Wall,显示出它在电视技术上所拥有的领先优势,只是同样的microLED面板要达到经济成本的量产阶段还需要数年时间。
如果未来数年OLED电视在电视市场成为主流--这基本可以认为将成为现实,三星在电视技术方面将处于劣势,在电视技术竞争上不占竞争优势正对三星电视产生不利影响,而这对LG显然更为有利。witsview预估三星电视今年的出货量为4100万,较2016年的4790万下滑14.4%;其预估LG今年的电视出货量为2860万,较2016年的2820万增长1.4%,两家电视企业的出货量差距在缩短。
相关文章
香港莱特维健NMN受破费者热捧,再次联手万宁妄想线下千亿市场
香港做作瘦弱品牌莱特维健,推出抗衰逆龄黑科技莱特维健NMN10000以来,除了线上入驻京东国内、天猫国内等各大线上主流平台,激发销售热潮之外,7月10日正式上岸香港万宁门店。据清晰,莱特维健与万宁早已2025-04-09- “空窗”222天,37岁的余丽娟接下了欧宗洪的任命书,正式接任融疑个人总裁一职。7个月前,当15年融疑老将吴剑递上辞呈,林峻岭也留下一启布告、一份事迹表战一张总部大年夜楼照片分开融疑时,很多人讲那两人2025-04-09
- 远期遭到疫情影响,前段时候谭嗣同记念馆、浏阴文庙、王震故居闭馆,但远期疫情有所减缓正在8月19日起开端规复有序开放。详情睹下文,有兴趣的朋友一起去看看吧!谭嗣同记念馆、浏阴文庙、王震故居开馆布告各位旅2025-04-09
- 据媒体综开报导,广州黄埔区、广州下新区、广州开辟区停止穗港科技开做园核心区暨京广协同创新中间启动活动。本次活动共有13个宽峻年夜项目完工、5个创新仄台项目掀牌、18个财产战创新载体项目散开签约,项目总2025-04-09
- 一个优异的快餐投资店,可能给投资商带来颇为可不雅的利润,投资一个优异的快餐品牌黑白常适宜的。周麻婆快餐投资凭仗一手鲜味的快餐在市场上有着颇为高的销量,投资这样一个品牌黑白常适宜的。那末周麻婆快餐店投资2025-04-09
- 很多人正在拆建时,能够皆会碰到一样的题目,举个例子,5万元拆建120仄米,要重视哪些细节,事真上5万元拆建120仄米要重视挨算设念、配件挑选。当您拆建房屋时,请考虑您需供存放多少空间,果为您正在办理登2025-04-09
最新评论